Nature:中国博士生图鉴,40%出现心理问题,22%想换导师

 

博士

 

Nature第五次博士生现状调查,参与的中国学生,只有55%表示对博士经历感到满意。而世界其它地区5630名受访者有72%表示满意。

 

积极一面

 

“与中国其它领域相比,学术领域更鼓励自由、创造、发现和对失败的最大容忍。”有人说道。

“学术是相对自由和公平的,博士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另一位受访者表示。

有人表示“总体上感到满意,”但补充道“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学术领域

 

消极一面

 

“不要在这个国家攻读博士学位,没有人会帮你,没有人会理解你,这里是监狱。”一位学生抱怨道。

另一位受访者表示“博士压力太大了,超出了我的预期。”

 

南京大学细胞生物学家Di Chen表示,“许多压力是体系造成的。中国大多数科研机构都要求,研究生至少有一篇具有一定影响因子水平的第一作者论文,才能获得博士学位。因此,每个人都必须有产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博士队伍越来越拥挤

 

中国教育部数据,2018年新增博士生95502人,博士生总数达到389518人。而2013年录取的博士生只有不到7万人,2009年新进博士生不到6.2万人。一些专家认为中国博士数量远远超过目前教育体系或就业市场所能承受的范围。Chen说:“中国整个基础设施需要改革,我个人认为,减少博士生可能会有所帮助。”

 

博士队伍越来越拥挤

 

遗憾

 

当被问及如果可以的话,他们会怎样重新选择

22%的受访者说他们会更换导师;

36%的人说他们会改变自己的研究领域;

7%的人说他们根本不会攻读博士学位。

4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计划没有达到预期,世界其它地区只有36%。

但也有5%的受访者表示超出了预期,而其它地区为两倍多。

 

南开大学化学家Zhou表示,刚开始人们的期望可能太高了。“许多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认为科学研究是美丽而浪漫的。但当他们开始研究时,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

 

Nancy Li是一名硕士生,她从中国一所知名大学的博士生项目中退出了,对于如此多的中国博士为现实苦苦挣扎并不感到惊讶。她说“相当多的中国博士生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他们需要更多的指导,包括职业建议和心理咨询。”

 

心理问题

 

调查中, 40%的中国受访者表示,他们曾因攻读博士学位导致抑郁或焦虑,世界其它地区为36%。中国学生只有10%的人从相关机构寻求帮助,世界其它地区为28%。

 

博士学位导致抑郁或焦虑

 

但也有积极方面,中国学生受到虐待的可能性更小。只有15%的人受到欺凌,而世界其它地区为22%。受到歧视或骚扰的比例为12%,其它国家则为22%。

 

工作时间

中国学生经常被要求延长工作时间,虽然远远少于其它区域。53%受访者表示每周工作超过40小时,世界其它地方则高达79%。

 

同样,在中国实验室长时间工作也会带来一些后果:4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工作与生活的失衡不满意。在世界其它地方,38%的人也有同样的感受。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Manchester)化学家Chong Tian表示,在清华大学读博期间,她每天最多工作11个小时,每周6天,她没有抱怨。“加班是社会普遍现象。我喜欢我的项目,它总是督促我更加努力地工作,尽快取得成果。”

 

前景不确定

近90%学生将职业不确定性列为最关心的五大问题之一。一项调查发现,2017年应届博士生就业率为83%,低于同期硕士85%和职业学位89%。

 

70%受访者认为博士学习将提高他们的就业前景,略高于世界其它地区。

近70%的受访者表示,毕业后最想在学术界工作。相比之下,只有55%的境外受访者有同样想法。

 

博士就业前景

 

职业规划担忧

同世界其它地方一样,46%的中国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不满意。

近一半受访者表示,他们是自己做出职业决定的;28%受家庭影响;

29%是基于上级建议。

 

52%的人说每周与导师交流时间不到一小时,而世界其它地区只有49%。 “不幸的是,许多导师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帮助和指导,因为他们忙于申请基金和其它业务。” Zhou说,中国学生很少与导师谈论自己的职业规划。

 

实验室更像商业活动场所

一位受访者表示“导师拥有所有权力。实验室其他人都只是一名工人。”

Li说“许多实验室都有计时器,可以记录每个人到达和离开时间。与其说是师生关系,不如说是雇主和雇员的关系。”

 

导师也承受着巨大压力

Chen指出:“PI评估主要基于发表的文章,特别是那些知名期刊,这需要劳动密集型实验。同其它国家PI相比,中国PI在行政、实验室管理、家庭等方面担负着更多职责。”

 

情况慢慢好转

Zhou说 “尽管速度缓慢,但情况在慢慢好转。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意识到他们对自己的团队负有应尽的义务。导师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在一起,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

 

北京先进材料与技术研究所(Institute Of Advanced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一位匿名材料学家说“我总是告诉我的学生,他们成长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遇见我的频率。像大多数中国教授一样,我当然很忙,但如果他们想和我讨论什么,我总是有时间,或者安排其它时间。”

 

当被问及博士生生活中最享受的是什么?

大学学术环境是最受欢迎的,其它则为智力挑战,创造性机会,与聪明有趣的人一起工作的机会。

 

当被问及是否对自己读博的决定感到满意?

62%的受访者表示满意,世界其它地区76%的人表示满意。 “科学在中国发展很快,随着经济的发展,会有更多的学生想留在学术界。” Zhou说。中国学术仍处于相对初级阶段,随着时间发展,它将变得更有效、更有回报、更令学生满意。

 

Tian说她很重视自己在清华大学的学习,随时可以和导师交流,获得实用职业建议。“没有人能为未来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最重要的是弄清楚我们想要什么,勇敢地去尝试。”Tian说道。

 

Nature 575, 711-713 (2019)

 

艾美捷热线

艾美捷科技优势代理品牌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