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5日,来自美国阿拉巴马大学Tony R. Merriman研究小组再《自然—遗传学》杂志发表了标题为“A 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is reveals new pathogenic pathways in gout”的研究成果,发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揭示痛风的新致病通路。
据了解,痛风是一种慢性疾病,由于在高尿酸血症的情况下,单钠尿酸盐结晶的沉积引发先天免疫反应所致。
研究人员通过对260万人(包括120295名痛风患者)进行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提供了对痛风炎症成分分子机制的深入了解。研究人员检测到了377个基因座和410个遗传独立信号(149个尿酸和痛风中未报告的基因座)。
研究人员还发现了额外65个在尿酸中具有信号(来自630,117个个体的GWAS),痛风中没有信号的基因座。优先排序方案确定了痛风炎症过程中候选基因,包括与表观遗传重塑、细胞渗透压及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活性调节相关的基因。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提供了,不确定潜能克隆性造血在痛风中具有因果作用的证据。
研究团队表示,这发现了大量的免疫基因和免疫通路,为预防痛风发作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治疗途径,希望这些发现能改善痛风患者的治疗。例如,该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6(IL-6)是痛风的一个新基因,因此,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相关疾病的托珠单抗(tocilizumab,IL-6受体单抗)可能用于痛风治疗。
该研究识别了痛风炎症发病机制中适合后续研究的候选基因和分子过程。揭示了遗传是导致一些人患痛风而大多数人不患痛风的重要原因,这一发现将消除一些围绕痛风的污名化,这是一种有遗传基础的慢性疾病,并不是患者的错。我们需要认识到,虽然特定的饮食因素可以引发痛风发作,但根本原因是高尿酸水平、关节内的结晶和准备攻击这些结晶的免疫系统,遗传因素在所有这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章来源:
Major, Tanya J., Takei, Riku, Matsuo et al, A 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is reveals new pathogenic pathways in gout.DOI: 10.1038/s41588-024-01921-5,Nature Genetics:最新IF:4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