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碰撞

能够引起反应的分子间(或离子间)的相互碰撞,叫做有效碰撞。碰撞理论认为,发生化学反应必先有分子碰撞,但不是每次碰撞都能引起反应的。例如,在500℃,101kpa的条件下,浓度为10 -3 mol/L的碘化氢气体中,分子间相互碰撞次数高达3.5×10 28 次/升·秒,但在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却少得多,因此碘化氢分子要分解成氢分子和碘分子,不会瞬时完成。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叫活化分子,然而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都是有效碰撞。反应物分子间发生有效碰撞,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反应物分子必须有足够动能,达到活化分子具有的最低能量;二是反应物分子必须按一定方向互相碰撞,即“碰撞得法”,才能引起旧键断裂,形成新键。前者是能量因素,后者是空间因素。

内容来源:生物资料网,如果侵权麻烦联系网站工作人员删除!

艾美捷科技优势代理品牌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