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6G是一种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蛋白,特异性表达于小鼠中性粒细胞表面,是区分中性粒细胞与其他髓系细胞(如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的关键标志物。研究表明,Ly6G通过与β2整合素(如CD11b/CD18)的相互作用,影响中性粒细胞的迁移能力,从而在炎症部位的招募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Ly6G还参与中性粒细胞的趋化、粘附和吞噬功能。在疾病模型中,Ly6G的缺失或功能异常会影响中性粒细胞的动态行为。在肿瘤模型中,Ly6G+细胞的耗竭可以抑制胰腺癌诱导的肌肉萎缩,并通过调节T细胞的活性和肿瘤微环境来增强放疗的疗效。
1A8抗体是一种针对Ly6G的鼠IgG2a抗体,能够特异性地与中性粒细胞结合,从而诱导其耗竭。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激活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抗体依赖性吞噬作用(ADCP)和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CDC)途径,导致中性粒细胞的清除。此外,1A8抗体能够减少血液和脾脏中的中性粒细胞数量,但其效果在老年小鼠中可能不如预期,且在某些情况下(如24周龄的C57BL/6J小鼠)可能无法有效耗竭中性粒细胞。1A8抗体对MDSC耗竭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靶向抑制Gr-1(Ly6G)表达的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来实现。这种抗体通过结合Ly6G,阻止其在MDSC上的表达,从而导致这些细胞的减少或功能抑制。
货号 |
名称 |
应用 |
同型对照 |
InVivoPro Anti-Mouse Ly6G in vivo antibody, Clone 1A8 抗小鼠Ly6G 体内抗体,克隆号1A8 |
中性粒细胞耗竭,MDSC耗竭,FC,IHC |
IV0105 |
操作指南:剂量与方案优化
模型需求 |
推荐方案 |
耗竭效率 |
常规耗竭 |
100 ug,腹腔注射,每周3次 |
血液中性粒细胞>90% ↓ |
老年鼠(>24周) |
鼠源化1A8(mIgG2a),100 ug,皮下注射 |
突破年龄限制,效率>90% ↓ |
长期实验(>4周) |
初始负荷剂量200 ug,维持100 ug/周 |
持续稳定耗竭 |
高分文献案例:1A8抗体的实战效能
研究模型:22-25周龄C57BL/6J小鼠(IMR32肿瘤模型)
抗体方案:
剂量:100 ug/次
频次:每周3次皮下注射
周期:持续4周
效果:
血液/肿瘤中性粒细胞耗竭率>90%,维持≥4周。
老年小鼠(传统抗体耐药模型)仍有效
抗小鼠Ly6G体内抗体(克隆号1A8)核心优势总结
1. 超高特异性:仅靶向Ly6G+中性粒细胞/PMN-MDSC,不误伤Ly6C+细胞。
2. 长效耗竭:单次方案维持耗竭>90%长达4周,突破传统抗体局限。
3. 多模型验证:在C57BL/6、Balb/c、SCID及老年鼠中均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