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uoro-Gold(FG)是一种经典的逆行轴突荧光示踪剂,广泛应用于神经环路追踪研究。其独特的荧光特性(激发波长323 nm,发射波长408 nm)使其在组织切片或透明化处理中均能保持高灵敏度,且标记信号稳定无衰减。通过离子电泳注射技术,FG可在目标脑区形成微小注射位点,有效避免染料沿针道扩散,精准标记神经元胞体。产品采用0.2 M二甲胂酸钠缓冲液(pH 7.5)预溶,可直接用于实验,显著提高操作效率
一.化学特性
激发/发射波长:323 nm(激发) / 408 nm(发射),与紫外或近紫外光兼容,适配多种显微镜系统。
化学稳定性:在0.2 M二甲胂酸钠缓冲液(pH 7.5)中预溶解,避免自发结晶,可直接用于离子电泳或压力注射。
低细胞毒性:实验表明,注射后神经元存活率>95%,长期标记无显著毒性。
二.核心优势
高兼容性:与3DISCO等组织透明技术完美适配,结合双光子显微镜可实现全脑/脊髓的三维立体成像,清晰展示神经元树突及长程轴突。
多场景应用:适用于活体动物(如大鼠、小鼠)的神经投射研究,也可与免疫组化、基因表达分析联用,探索特定蛋白或基因在环路中的功能。
机制研究利器:成功应用于疼痛机制(如椎间盘退变神经长入)、焦虑/应激环路(如中央杏仁核GABA能神经元调控)等前沿领域。
三.五大应用场景
1.基础神经环路解析
跨脑区投射:标记中央杏仁核(CeA)的输入神经元,揭示其与下丘脑、前额叶皮层的功能连接。
单细胞精度:结合稀疏标记技术,实现单个神经元的长程投射追踪。
2.疾病机制研究
痛觉敏化:在椎间盘退变模型中,FG标记背根神经节(DRG)中异常长入退变组织的神经元,证实TNF-α介导的痛觉信号传导。
精神疾病模型:追踪焦虑相关脑区(如终纹床核BNST)的GABA能神经元环路,解析应激反应的神经基础。
3.多技术联用创新
透明化成像:与3DISCO、iDISCO技术兼容,实现全脑尺度下神经元的三维重构。
分子标记联用:与免疫荧光(如c-Fos、NeuN)、病毒示踪(AAV-retro)联用,同步解析神经元活动与连接组学。
4.再生与修复研究
神经再生评估:标记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路径,定量分析神经营养因子干预效果。
干细胞治疗追踪:联合荧光蛋白标记,示踪移植干细胞与宿主神经环路的整合。
药物开发工具
药效评价: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中,通过FG标记评估药物对突触可塑性的调控作用.
5.技术突破与文献支持
高分辨成像适配性:
FG标记的神经元在双光子显微镜下可清晰分辨树突棘结构,在光片显微镜中支持全脑自动成像分析。
跨物种适用性:
已成功应用于啮齿类(小鼠、大鼠)、非人灵长类(猕猴)及斑马鱼模型。
权威期刊背书:
近3年,FG相关研究发表于Nature Neuroscience、Cell Reports、eLife等顶级期刊。
四.实验方案优化建议
注射参数:
推荐浓度:2-4% FG溶液(溶于0.2 M二甲胂酸钠缓冲液)。
离子电泳条件:5-10 μA正电流,7秒通/7秒断,持续10-15分钟。
组织处理:
固定:4%多聚甲醛灌注后,组织避光保存于30%蔗糖溶液。
切片:建议振动切片机(厚度40-50 μm)或冰冻切片(厚度20 μm)。
成像避坑指南:
避免甲醛过度固定导致的荧光淬灭,建议固定时间≤24小时。
使用抗淬灭封片剂(如ProLong Diamond)延长信号保存时间。
为何选择Fluoro-Gold?
与CTB、DiI等传统示踪剂相比,FG兼具低扩散性、高信噪比、多技术兼容性三大优势,是复杂神经环路研究的理想选择!作为Fluorochrome中国区代理,艾美捷科技将为您提供最全面的产品,欢迎咨询~